“七夕情人节”少了“中国味”
本报讯 (记者 符樱) 下周末才到七夕,武汉商家已提前开始热炒“中国情人节”,促销主力依然是服装、珠宝、化妆品等“老三样”,让人感觉少了点传统。
记者昨走访见到,商家的七夕促销活动、特色活动陆续登场。武汉广场推出了3款七夕版熊猫人,包括男熊猫人、女熊猫人、甜心版男女熊猫人组合,赚住“潮人”情侣们的眼球;世贸广场的七夕珠宝节,黄金最便宜只要288元/克,周生生、明牌、金至尊等品牌推出新款情侣饰品;亚贸广场推出“七夕成双促销”,多款商品买双件就有特殊折扣,有的干脆买一送一。中商百货的“七夕夜寻情记”活动,也早早开始报名预约。
“七夕促销和与2月14日洋情人节的差不多。”有逛街的市民感叹。武大民俗学教授徐少舟分析,近年“七夕”被不少商家捧为“中国情人节”,但多数商家只顾炒概念,忽略了“穿针乞巧”等传统民俗,使“七夕”几乎成了翻版的洋情人节。
本报讯 (记者 符樱)农历“七夕”将至,不少商家卖力“吆喝”中国情人节,有情侣不解:之前元宵也被商家炒成中国情人节,到底哪个才是“正宗”?
武汉大学民俗学教授徐少舟昨介绍,“七夕”也被称乞巧节。古时在这一天,年轻女性会摆上香案、供果、对月祭拜,乞求自己心灵手巧、能拥有甜蜜的良缘。
相比较而言,元宵节是古时的全民狂欢节,古代女子平日锁在深闺,但正月十五却能外出观灯、赏烟火,甚至与意中人幽会,也因此留下不少爱情佳话。
徐少舟表示,中国古代并没有“情人节”的说法,如今冒出两个中国情人节,主要是近两年商家炒作的结果。他认为,商家能借此促销赚了钱,部分市民也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娱乐休息的理由,对于中国情人节的真伪问题,不必太较真。更重要的是关注七夕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。